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1-30    来源: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丰都县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3日

  丰都县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为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提升“三社”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渝府办〔2021〕7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夯实“三社”融合发展基础

  (一)规范提质基层供销社建设。按照有资产、有能人、有产业、有制度的“四有”标准,规范基层供销社的经营和财务,发挥主渠道作用。对资产和经营状况一般、为农服务实力较弱的基层供销社,加大投资入股力度,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三合、名山街道城区供销社发展。推进基层供销社提质增效工程,到2022年,培育基层供销社示范社14个。(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二)规范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是基层供销社服务进村的前沿阵地。各乡镇(街道)要把农村综合服务社建成村“两委”组织农民、发动农民、服务农民的有效载体。支持基层供销社结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联建农村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技术培训、电商快递、农村金融等服务,打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全县农村综合服务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培育“星级社”50个。(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三)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产业根基。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村乡贤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鼓励和引导小农户、家庭农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同类产业和产业链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与基层供销社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保障社员合法权益。每年定期评选县级示范社和推报市级、国家级示范社,严格监测各级示范社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四)支持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建设。将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建成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务代理、税务申报、工商年检、金融代办、档案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项目申报代办、农产品公共品牌申报、初级加工和销售等综合服务的载体,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财务代理交由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承接。到2025年,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为正常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达到50%以上。(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农商行丰都支行等银行,各乡镇(街道))

  二、提升“三社”为农服务能力

  (五)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支持县供销社组建智慧农服中心,构建县级农服中心、基层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队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智慧农业服务,与乡镇(街道)、村社深度合作,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精准到户。围绕全县“1+4+N”产业布局,重点开展水稻、红心柚、花椒、榨菜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供销社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设施用地、农业生产技术提升、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国家队”的作用。(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六)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支持供销社健全完善线上线下流通服务网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产销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供销社在仓储(冷藏)、运输、配送、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的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村村旺”电商综合平台作用,推动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打造农业产业链条。建设数字化产品集配中心,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立县级“三社”融合风险金,鼓励和支持农商行丰都支行、丰都汇丰村镇银行等合作银行加大对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的涉农信贷投放规模、创新“三社”融合发展专属金融产品,简化信贷流程,放宽不良信贷容忍度,优化内部目标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支持供销社、重庆农商行丰都支行、汇丰村镇银行等合作银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探索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有效机制。增强农业担保和保险服务“三社”融合发展的能力,引导国有农业担保、保险等机构积极参与“三社”融合发展,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和支持农商行丰都支行、丰都汇丰村镇银行等合作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利用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牵头单位:农商行丰都支行等银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供销社、县农业农村委,各乡镇(街道))

  三、创新“三社”融合发展模式

  (八)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积极探索推广“社企共建”“社社共建”“村社共建”模式,促进经营、组织、服务融合,实现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农民社员得到实惠、供销社得到发展的共建、共享、共赢途径,助推乡村振兴。支持“社企共建”,由县、乡镇(街道)供销合作社组织指导,依托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与农民签订入社协议,采取“基层供销社+公司(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共同组建经营服务主体,进一步拓宽“三社”经营服务领域,实现“三社”经营融合。支持“社社共建”,通过对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改造提升,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和村“两委”干部等加入,形成“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户”的组织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技术、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现“三社”组织融合。支持“村社共建”,通过支持基层供销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综合服务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经济能人、村“两委”干部依法在基层供销社任职、入股,并享受股权收益和业务奖励,形成“基层供销社+村集体+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户”模式,充分挖掘村集体资源,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三社”服务融合。(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农商行丰都支行等银行,各乡镇(街道))

  四、强化“三社”融合发展保障

  (九)统筹用好财政涉农支持政策。县级财政每年预算落实“三社”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统筹使用贴息、担保、以奖代补、专项债等涉农财政资金政策,支持“三社”融合发展,加强“三社”融合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将“三社”融合发展工作纳入涉农贴息补助政策范围,加大信贷贴息补助力度,确保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三社”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政策后,实际承担贷款利率不超过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和信贷规模,逐年增大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适当降低风险补偿资金获得门槛,争取每年“三社”融合贷款规模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牵头单位:县供销社、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乡村振兴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农商行丰都支行等银行,各乡镇(街道))

  (十)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建立健全由县供销社牵头、涉农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三社”融合发展联席会商机制,定期研究有关事项,统筹各方面资源,为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将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统筹安排、强化考核。县供销社要加强对各乡镇(街道)的指导督促,对全县“三社”融合发展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牵头单位: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委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委、县乡村振兴局,农商行丰都支行等银行,各乡镇(街道))

上一条: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工业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下一条:丰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都县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